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医生兰墨赭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医生,从事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研究与治疗20余年,曾在北京儿童医院、解放军第301医院进修深造。
师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倪桂臣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张代钊教授,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儿科徐荣谦教授。先后在解放军第261医院、解放军第303医院中医儿科工作。
曾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从医至今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多次出席国内外儿科疑难病研究会议并发表专题报告。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医生兰墨赭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智力障碍、矮小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为什么暑假是长高的“黄金期”?
暑假期间,孩子摆脱了学业压力,作息更规律,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加上夏季光照充足、新陈代谢旺盛,正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绝佳时机。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兰墨赭指出:“青少年儿童的身高增长具有季节性规律,夏季生长速度通常比冬季快1.5倍左右。”
展开剩余74%关键点: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旺盛,假期可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户外运动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助力骨骼发育。
二、哪些运动能“助高”?兰主任独家建议
兰墨赭医生强调,运动对骨骼的刺激能激活成骨细胞活性,但需选择纵向压力型运动(如跳跃、拉伸),避免过度负重或高强度无氧运动。以下是她推荐的“长高运动清单”:
1.跳绳:简单高效的“增高神器”
作用:每分钟跳绳120次,可刺激下肢骨骼生长板,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建议:每天早晚各10分钟,分组完成(如每组1分钟,休息30秒)。
2.摸高跳:针对性刺激脊柱生长
动作:双脚起跳触摸高处目标(如门框、篮球筐),每天20次一组,做3组。
原理:跳跃时身体舒展,脊柱压力释放后反弹,促进椎间盘软骨增殖。
3.篮球/羽毛球:全身性协调运动
优势:跑跳结合,增强心肺功能,同时锻炼四肢和脊柱灵活性。
注意: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4.游泳:零压力下的骨骼拉伸
益处:水中浮力减轻关节负担,泳姿(如蛙泳、自由泳)充分伸展身体。
提示: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以上,注意防晒和安全。
5.瑜伽/拉伸:放松筋膜,优化体态
推荐动作:猫牛式、下犬式、坐姿前屈等,每天早晨练习10分钟。
作用:放松紧缩肌肉,纠正不良体态(如含胸驼背),为骨骼生长提供空间。
三、运动虽好,但需避开这些“雷区”!
兰主任提醒,错误的运动方式可能适得其反:
×过度负重:如长时间举铁、深蹲,可能压迫骨骼生长板。
×高强度无氧运动:久坐不动后突然剧烈运动,易造成肌肉损伤。
×忽视热身和拉伸:直接运动可能导致韧带拉伤,影响长期坚持。
正确原则:
适量适度:每天运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以微微出汗为宜。
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和时长。
搭配营养:运动后补充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钙质(如酸奶、小鱼干)。
四、案例分享:坚持运动+干预,身高逆袭不是梦!
12岁男孩小阳(化名)因身高低于同龄人来到兰主任门诊,通过骨龄检测发现生长潜力充足。兰主任为其制定“运动+营养+睡眠”综合方案:
每日跳绳1000个+摸高跳20次;
睡前牛奶+鸡蛋,保证10点前入睡;
每月监测身高,调整运动计划。
结果:半年后身高增长5cm,骨龄进展正常,体质明显增强。
五、专家总结:抓住暑期,科学助长!
兰墨赭医生强调:“运动是促进身高的‘加速器’,但需结合骨龄检测、营养管理和睡眠调节。若孩子年生长速率低于5cm,或骨龄超前,需及时到专科医院排查原因。”
发布于:河南省伍伍策略-炒股入门知识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是怎么回事-专业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